社保基金在10個報告期中均持有的股票共91只。從上市板塊上來看,創業板只有11家,占比12.09%,社保基金風險偏好較低,創業板整體估值偏高,其持股以中小板、主板為主。從行業上來看,醫藥生物與食品飲料行業個股最多,分別有16只、9只,這與前面的結論一致。
社保基金在10個報告期中均持有的股票共91只。從上市板塊上來看,創業板只有11家,占比12.09%,社保基金風險偏好較低,創業板整體估值偏高,其持股以中小板、主板為主。從行業上來看,醫藥生物與食品飲料行業個股最多,分別有16只、9只,這與前面的結論一致。從總股本來看,總股本在20億以下的股票有71只,占比78.02%,說明社保基金偏好中小盤股。從財務指標上來看,凈利潤、營業收入2年同比增長率大于15%的公司家數分別有61、64,占比分別為67.03%、70.33%,說明多數股票成長性較好;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上市公司只有15家,說明社保基金偏好長期償債能力較強的公司。此外,從2014年6月30開始,10個季度中社保基金持續持有一年的股票有185只,持續持有2年的股票有109只,這說明社保基金持股相對穩定,沒有頻繁的進行交易。
2、社保基金持股比例的影響因素
影響社保基金持股比例的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性、運營能力、償債能力、公司規模、公司治理及股票活躍度等多個方面。本文以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占該股樣本上市流通股總數的比值(簡稱社保基金持股比例)為因變量,選取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存貨周轉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股本、總資產、企業性質(國企取值為1,非國企取值為0)、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除以第二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該值小于1取值為1,大于1取值為0)、季度換手率等指標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經統計檢驗后,發現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股本、企業性質、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除以第二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季度換手率六個指標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對持股比例的影響顯著,具體結論如下:
(1)資產負債與持股比例負相關。資產負債率反映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企業投資規模過大,會直接影響企業的變現能力和支付能力。在資產負債率極高的情況下,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收到限制,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信譽。社保基金對資產負債率偏高上市公司的平均持股比率有所控制,說明社保基金把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
(2)凈資產收益率與持股比例正相關。凈資產收益率放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凈資產收益率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社保基金對盈利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平均持股比例較高,遵循價值投資理念。2016年三季報中,社保基金對春秋航空、海瀾之家、我武生物等個股的持股比例較高,這些個股在報告期的凈資產收益率均在15%以上。
(3)總股本與持股比例負相關。中小股本的上市公司較大盤股成長性要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通常表現為業績的穩定增長,可以給予較高的估值,社保基金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也偏好成長性較好的公司,平均持股比例相對較高。
(4)社保基金偏好股權相對分散、股權制衡度較高的上市公司。虛擬變量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除以第二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用來度量上市公司的股權制衡度,其回歸系數符號為正,當其取值為1時,第二至第十大股東對第一大股東的制衡力比較強,社保基金的平均持股比例也相對較高。股權制衡度較高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呈現多元化特征,能夠增長董事會內部的制衡,避免董事會做出極端決策;同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將同時面對控股股東和制衡股東的雙重監督,有利于于公司治理績效的提高,降低公司治理成本。
(5)社保基金對非國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的平均持股比例要高于國企。虛擬變量企業性質與持股比例回歸系數的符號為負,當其取值為1時,即上市公司為國有企業時,社保基金的平均持股比例相對較低。國有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較為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管理相對死板;非國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一般積極參與公司管理,其管理層的行為目標與股東保持一致,公司一般具有良好的長效激勵機制,這都有利于非國有上市公司創造更多的企業價值。
(6)季度換手率與持股比例正相關。一方面換手率高的股票流動性較好,交易較為活躍,可以使社保基金的交易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換手率高意味著有人氣,更容易獲得資金的青睞,上漲空間也就越大。因此,社保基金對季度換手收率高的股票的平均持股比例相對較高。
總結
養老基金與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風格相似,也會有上述的持股偏好,即以價值投資為基礎,堅守安全第一的原則,在配置若干弱周期性行業的同時,也會投資成長性較好的行業,對公司的基本面偏好從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出發, 偏好中小股本規模、股權制衡度較高、流動性較好的非國有上市公司。